
来源:德州发布 发布时间:2023-01-13
1月13日,我市召开“2022德州答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专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王国琦,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樊德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科科长陆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褒扬纪念科副科长王晓红出席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市退役军人工作重点亮点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
2022年,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退役军人厅的正确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机制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思想引领坚定有力
深入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细化190项政策点清单并全部落细落实。强化典型带动,评选10名“德州最美退役军人”,我市1人获评“齐鲁最美退役军人”、1人获评“省退役军人创业之星”、3人获评“省退役军人就业之星”。积极发挥新时代退役军人作用,组建150支近万名退役军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助力服务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等经济社会建设。其中,全市7322名退役军人参与防疫活动,总服务时长119万小时。打造乡村振兴退役军人服务队,鼓励退役军人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全市“兵支书”946人,占比17.7%,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领头雁。8月14日,全省“乡村振兴 山东兵支书在行动”主题活动在我市举行。
安置就业高质高效
全市接收军转干部,100%安置到公务员岗位,接收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9月底全部安置到位,安置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共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64场,提供岗位20085个,达成就业意向1277余人,建立32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6亿元,扶持758名退役军人创业。
优抚褒扬做实做细
主动对接国家医疗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优抚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发放各类优抚资金4.2亿元,为5.5万名优抚对象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常态化医疗巡诊优抚对象2357人、短期休养345人,发放困难帮扶资金378万元,救助困难退役军人845人。全面开展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全市符合申领条件17.25万人,受理申请15.97万人,申请率92.6%,实际发放10.5万人。全市迁移和就地保护烈士墓811处,成功举办第二届“小小英烈讲解员大赛”,打造德州市英烈褒扬“红色品牌”。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全市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2个、乡镇服务站134个、村级服务站5745个,按照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创建标准,完成全市县乡两级和300人以上村(社区)级共261家服务中心(站)示范创建工作。在全国率先推行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目标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作出批示。我市探索军地融合模式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应急体系做法,被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全国推广。
双拥共建乘势而上
全力服务练兵备战,积极落实军地“双清单”事项,率先研究制定市级层面拥军优属政策措施。德州军供站蝉联“全国重点军供站”,官兵评优率达100%。深入开展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扎实开展“军民鱼水情”双拥共建活动,大力推动社会化拥军,引导全市3000多家企业、门店和组织组建“拥军联盟”,被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专题报道。将随军未就业家属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1800元,标准位于全省前列。我市“聚力解决军人‘三后’问题实现5个100%”新时代双拥工作做法在全省推广。高标准推进随军家属安置就业,会同军分区、市人社局开展随军家属定向招聘,实现有就业意愿随军家属“动态清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这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2023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压奋进,乘势而上,唯旗是夺,全面推动德州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聚力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加强军地协调,凝聚创城合力,确保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二是建设更高水平的服务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县乡村目标绩效考核工作,为全国全省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德州模式”。三是精心推动军休医养结合提档升级。改造军休服务场所设施,引入社会力量,优化医养结合,全面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四是探索推行“优抚标准化”改革。建立“三减三化”工作机制,完善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报销系统,高标准推动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和医疗巡诊工作,打造优抚医疗的“德州品牌”。
答记者问
请问针对退役军人创业有什么扶持政策?
樊德举:自2019年,我们设立了退役军人专项基金,用于创业扶持。扶持对象:针对退役军人个人自主创业、注册3年内的小微企业,注册3年以上的可以申请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申请流程是,退役军人申请创业贷款扶持,到所在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申请,县市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审核,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审批。第一,个人自主创业和注册3年内的小微企业,可申请全额贴息的贷款。按照个人最高2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50万元的贷款额度发放创业贷款,分别给予最长3年和最长2年全额贷款利率贴息。第二,对退役军人创办小微企业后续发展的,可进行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提供最高150万元信用贷款,有抵押资产的,贷款额度提高到最高500万元,最长3年,贴息50%。全省统一经办银行:邮储银行、农商银行、建设银行、恒丰银行。
请问哪些退役士兵可以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地是如何规定的?
陆军:《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29条规定,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退役时可以选择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1)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2)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3)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4)是烈士子女的。退役士兵安置地:一般情况下,退役士兵安置地为退役士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但符合规定条件的,也可以易地安置。入伍时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退役士兵,如果退出现役后不复学,其安置地为入学前的户口所在地。异地安置: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异地安置:(1)服现役期间父母户口所在地变更的,可以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安置;(2)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2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结婚满2年,是指自士官夫妻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并领取结婚证书之日起,至士官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止满2周年);(3)因其他特殊情况,由部队师(旅)级单位出具证明,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易地安置的。
据了解,我市优抚对象短期休养和医疗巡诊工作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晓红:为实现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长效化、常态化发展,全市优抚对象实行市级统一短期休养和巡诊查体制度。抽调优抚医院骨干医护人员,组成巡诊小分队,开通“健康大巴”,带着先进医疗设备,直达优抚对象家门口。针对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行动不便、路途较远等实际困难,变“送诊下乡”为“专车接诊”,免费接送优抚对象入院体检。为优抚对象普遍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详细掌握优抚对象健康状况。截至目前,累计巡诊20642人次,建立健康档案4426份,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规模和数量具全省首位。同时,每年3月至12月按每月1批次100-120人规模开展优抚对象轮流入院短期休养。休养期间推行“双八一”保障模式(提供“八个一服务”、开展“八个一活动”),“八个一”服务: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您好问候、报一个平安电话、安排一次健康查体和免费理发、建一份健康档案、发放一本健康知识书籍、照一张休养对象集体合影照、送一份休养纪念品;“八个一”活动:为休养对象组织召开一次优抚政策解疑释惑座谈会并发放一张征求意见表、组织一次健康养生知识讲座、组织一次个人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组织一次到市革命烈士陵园瞻仰或参观市博物馆、组织一次重温当兵历史赞颂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传统教育、组织一至两次休养对象和医护人员联欢会、每周组织观看一至两次革命题材影片、组织一次参观市区景点观光游览感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截至目前,累计休养10511人次,广大优抚对象精神、生活上得到全面关怀照顾,尊崇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